制造与创造的一步之遥:国内外科学仪器差距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一直以来人们未曾想过借助这些巨大的人造结构利用生态友好型天然能源。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结构存在三大问题:产品结构不合理。尽快制定光伏产业的国家统一标准,扶优劣汰,使光伏产业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
为推动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应成立光伏产业领导机构,编制适合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是光伏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目前赚的只是加工费。低端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占全世界的60%,95%的产品需要出口。中国最具优势的是电池片和组件技术,以及其他新兴电池的开发上,但装备技术和原材料技术并没有真正掌握,基本上都是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会场上,自称是太阳能疯子的黄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今年,他又提了40个建议,大多与新兴产业有关。两会期间,最大的刺激是乔布斯发布了iPad2,这个玩具式的东西打败了我们十多年的努力,你说我郁闷不郁闷?现在我们对可再生资源的追捧是叶公好龙,是集体无意识。事实上,2010年First Solar出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已经被尚德和晶澳所替代。
鄂尔多斯光伏项目是中美第一个大型太阳能合作项目,也是中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示范工程。其整个项目占地面积 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曼哈顿。First Solar 总裁兼CEO宋博思与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韩庆浩出席签约仪式并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2009年9月8日First Solar与中国相关部门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可知,这个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项目未来发电量将达到2000兆瓦,其中首期30兆瓦的示范项目从2010 年6月开始建造
光伏业新一轮调整已经开始,在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全省光伏企业正加速向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集聚,更多为产业升级服务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在建设中。3月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两会的江苏省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张红,她认为,江苏光伏产业的崛起得益于人才和政策两大关键因素。
她介绍,目前江苏还在扩大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扩大光伏市场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委书记姜德果认为,面对这一机遇,河北应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规范产业发展,要以英利新能源、晶龙、新奥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全力打造保定、邢台、廊坊等产业链条长、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光伏产业基地,这样才能构建起河北光伏产业大格局。而晶龙已在德国、美国等建设了研发机构,晶龙两项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创造了世界第一。加之企业竞相上马项目,很容易导致整个产业无序发展。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缺乏核心技术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已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他们提醒,河北省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一定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规划好产业结构布局,切忌再走某些传统产业一拥而上无序发展的老路。人才和政策造就光伏强省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国领先,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国的58%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
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河北应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他预测,随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用户侧发电上网补贴政策的出台,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并网发电最终会成为中国光伏应用的主要形式。全国人大代表、晶龙实业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提出,河北光伏业只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强进一步分析说。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再迎良机。丁强代表建议,河北省应加快启动光伏应用市场,扩大推广光伏发电鼓励政策,从而推动光伏产业尽快实现平价上网。能否在这种转变中掌握主动,取决于河北光伏业从技术进步到产业聚集等各方面的进化速度。据了解,目前,新奥有2938名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工程放大完整的研发梯队,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张红代表认为,江苏为光伏产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涉及人才、技术和产业规划等各方面,为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平台。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定了方向,也让参加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看到了河北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认为,当今能源体系的支撑正由资源消耗转向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至关重要。
第二个关键点在政策层面。靳保芳代表说,光伏产业发展近十年来,国内众多企业一哄而起,河北也涌现出一大批光伏企业。
而美国光伏企业虽仅有10余家,但每家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优势。张红代表说,尚德这一领军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又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兴起。
首先必须把技术优势建起来 我国现有光伏企业2000余家,其中一大批企业是在从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零部件生产。因为没有技术优势,企业发展就缺乏定位和特色,竞争力便无从谈起。全国人大代表、巨力集团董事长杨建忠建议,要尽快构建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技术共享平台和有效管理机制,规范光伏产业技术标准。靠龙头和基地把产业统起来 从全国两会上传出的信息看,未来10年我国将致力于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使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目前的8.3%,提高至2015年的11.4%。
首先得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引进一个施正荣,造就了一个无锡尚德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委书记姜德果认为,面对这一机遇,河北应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规范产业发展,要以英利新能源、晶龙、新奥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全力打造保定、邢台、廊坊等产业链条长、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光伏产业基地,这样才能构建起河北光伏产业大格局。
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再迎良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定了方向,也让参加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看到了河北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晶龙实业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提出,河北光伏业只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美国光伏企业虽仅有10余家,但每家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优势。
而晶龙已在德国、美国等建设了研发机构,晶龙两项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创造了世界第一。河北应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她介绍,目前江苏还在扩大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扩大光伏市场发展空间。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缺乏核心技术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才和政策造就光伏强省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国领先,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国的58%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
因为没有技术优势,企业发展就缺乏定位和特色,竞争力便无从谈起。首先必须把技术优势建起来 我国现有光伏企业2000余家,其中一大批企业是在从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零部件生产。
3月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两会的江苏省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张红,她认为,江苏光伏产业的崛起得益于人才和政策两大关键因素。光伏业新一轮调整已经开始,在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全省光伏企业正加速向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集聚,更多为产业升级服务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在建设中。
评论列表